当前位置:首页 > 院校介绍 >
右江民族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位于广西百色市——邓小平同志领导的百色起义发源地。学校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培养,是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最大的高等医学教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

1.历史沿革 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百色高等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本科医学院校,并更名为右江民族医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00年获得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2007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优秀等级,201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 2015年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就业50强)、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6年认证期限。201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9年列入广西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单位。

2.办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106.5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建筑总面积为22.29万平方米(含在建),其中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建筑总面积为18.33万平方米,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96万平方米,学生宿舍面积12.32万平方米,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623.18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82.6万册;主办省级学术期刊《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和《右江医学》;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等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实现校园网络全覆盖;建有功能齐全的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建有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截止目前,建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和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85个教学实践基地。

3.办学规模 学校设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影像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国际语言文化教育学院、全科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3个二级学院,体育部1个系(部)。开设33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形成了普通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格局。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5199人,其中本科生11002人,预科生151人,研究生974人,留学生191人,高职高专生2881人;各类非全日制学生11519人。

4.学科专业 涵盖医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等4个门类;共设置30个全日制普通本、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已进入广西本科第一批招生。学校现有2个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广西重点学科,7个广西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6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建设项目、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自治区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5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2门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1个二级学科,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公共卫生、翻译5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5.科学研究 学校五年来共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64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6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60项,各级科研立项共获纵向资助经费6480多万元。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突破,拥有国家民委第二批重点研究基地1个;获批设立广西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获得广西肝胆疾病临床研究中心1个、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1个、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研究报告类成果三等奖、著作类成果二等奖和论文类三等奖各1项;获国家授权专利200多项。共发表学术论文4050余篇,其中SCI、EI、ISTP等收录论文3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80余部。

6.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34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81人。近年来,学校深入实施“112369130”人才工程,选派近200名优秀教师出国读博、进修访学,通过申请获得自治区级、国家级教育基金项目选派33名优秀教师出国留学,聘请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教授、“上海曙光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全国优秀教师及教育工作者8人,广西特聘专家2人、自治区优秀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2人,广西D层次人才1人,广西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领军人才1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2人,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人才1人,“广西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15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 1人,自治区先进工作者1人,“八桂名师”1人,广西教学名师2人,自治区优秀教师9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5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2个。

7.教育教学 学校获批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获得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7个自治区高等学校优势特色专业、5项自治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6门自治区精品课程;近五年来获自治区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7项。

8.人才培养 建校64年来,学校先后培养了8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毕业生,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65%,他们广泛分布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部分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据统计,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4%以上,学校的人才培养有效满足了区域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为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2017年第五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7年首届“泽众杯”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在线形态读片大奖赛获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2018年我校荣获第九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二等奖。2019年第六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2019年全国口腔院(系)本科生临床操作技能展示比赛获三等奖1项。2020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自治区级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8项。2021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银奖1项,铜奖1项目,自治区级金奖6项、银奖12项、铜奖37项。2021年,“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我校护理学专业代表队荣获护理学专业赛道全国总决赛银奖、华中华南赛区一等奖;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代表队荣获华南分区赛三等奖;预防医学专业代表队荣获华中华南分区赛三等奖。

9.对外交流 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教育机构签署了教育合作交流协议,招收来自2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571人。2014年起我校与英国新拉纳克郡大学开展口腔护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学校自筹经费组织实施“双百工程”,近五年来,共选送145名优秀教师出国研修及攻读博士学位,学校邀请美、德、英、泰等国家的专家学者到校开展学术交流277人次,共选派教师出国交流和访问累计227人次。

10.社会声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奖”“广西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江泽民、李鹏、李瑞环、宋任穷、李铁映、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对我校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广大基层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的办学特色给予充分肯定。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右江民族医学院

2022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22〕1号)及招生考试工作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右江民族医学院,部标代码为10599,英文名称为“You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第三条 学校办学地址

百色—校本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城乡路98号

百色—百东校区: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百色大道128号

第四条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培养包括硕士研究生、普通本科生、留学生、高职专科生及成人高等教育在内的各类专门人才,主管部门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五条 右江民族医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委员会是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制定招生政策、招生计划等事项。



第六条 右江民族医学院招生就业工作处是组织实施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专科)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七条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的实施。

第八条 学校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招生录取现场,对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九条 学校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下达的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编制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来源计划,经学校普通高等教育招生工作委员会讨论,经学校院长办公会、学校党委常委会审定后报自治区教育厅审核备案。

第十条 学校将招生来源计划按要求报送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委员会备案,并按规定向社会公布。

第四章 报考条件

第十一条 报考条件

(一)招生对象是参加202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民族不限。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学校招收的广西普通本科第二批次及高职(专科)普通批次少数民族考生比例为65%,其他批次及外省招生录取不受民族限制。

(二)我校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安排教学,公共外语课及相关专业课不具备非英语语种开设条件。入学后所有专业学生均须通过教学计划规定的英语课程考试,建议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填报。

(三)英语、翻译本科专业仅录取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

(四)我校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医学人才培养和医药类专业就业、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对考生身体状况提出以下补充规定:

1.患有重症或难治性癫痫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精神病未治愈、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我校不予以录取。

2. 肢体残疾、行动不便以及面部有明显缺陷的考生慎报我校医药类专业。

3.医学类各专业不录取患有色盲、色弱的考生;不录取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考生,不录取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考生。不录取两耳听力均在3米以内,或一耳听力在5米另一耳全聋的考生。不录取斜视、嗅觉迟钝、口吃的考生。

4.报考护理学(本科)、助产学(本科)、护理(高职)、助产(高职)专业的考生要求女生身高不低于155cm,男生身高不低于165cm。

5.助产学(本科)、助产(高职)专业仅招女生。

第五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的工作原则,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考试委员会统一组织下进行,实施招生阳光工程,贯彻公平、公正、公开,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

第十三条 学校执行教育部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有关加分与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比例投档。

第十四条 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按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录取批次安排及录取办法进行。

第十五条 学校按照考生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

平行志愿投档批次,按“分数优先,兼顾志愿”的原则进行专业录取,若部分专业计划未完成,在征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同意后,向社会公布未完成计划的招生专业和招生人数,进行“征集志愿”录取。

顺序志愿投档批次,优先录取第一院校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在第一院校志愿不满的情况下,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

所填报专业志愿均无法满足的考生,对服从专业调剂者,根据我校各专业录取情况和考生各科目成绩调剂到其他未录满的专业录取;对不服从专业调剂者,作退档处理。

第十六条 临床医学(免费医学定向生)专业为国家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只面向广西招生。考生录取后、获得入学通知书前,须分别与学校和县(区)级卫生行政部门签署免费教育协议书和定向就业协议书,承诺毕业后到有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6年。

第十七条 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生仅面向广西招生,执行国家少数民族预科招生录取政策。预科阶段集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指定高校的预科学院学习一年。预科学习期满结业,根据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直升本科专业分配计划,按学生志愿和预科期间学习成绩综合排名,分流直升本科各专业学习;理科考生只能分配到理科招生专业,文科考生只能分配到文科招生专业,与当年录取的本科新生享受同等待遇。

少数民族预科生安排在本科第二批次A类和B类两个批次进行录取。其中A类为免费少数民族预科生,实行顺序志愿录取投档模式,招生对象主要为广西区内老、少、边、山、穷县(区、市)农业户口的应届少数民族高中毕业生;B类为少数民族预科生,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模式,招生对象为广西区内少数民族考生,根据规定按学年收取学费。

第十八条 民族班专业招生对象为广西区内少数民族考生,安排在广西本科第二批次录取。

第十九条 录取结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统一向考生公布。

第二十条 已被我校录取的考生,按所录取的专业报到入学,学校不进行专业调整和退档。

第六章 收费标准及其它

第二十一条 各专业学费、住宿费收费标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物价部门核定为准。

第二十二条 为了确保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学校建立了包括奖、助、勤、贷等多渠道的资助体系。经济困难的学生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克服经济上的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第二十三条 新生入学后,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合格的学生,依据学校相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四条 毕业证书与学位证书授予。

本科专业学生学习期满,达到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成绩合格者,颁发右江民族医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相应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

高职专业学生学习期满,达到学校相关文件要求,成绩合格者,颁发右江民族医学院全日制专科毕业证书,符合条件者,可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有关文件规定“专升本”,升入相关本科专业学习。

第二十五条 医学影像技术(高职)专业专升本不能升入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要求、规定如与本章程相悖,以本章程为准。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二十七条 学校不参与任何组织的非法招生活动,不委托任何单位和个人参与我校招生工作。

第二十八条 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百色市城乡路98号

邮编:533000

电话:0776-2853922

传真:0776-2829095

学校网址:http://www.ymun.edu.cn/

学校招生网网址: http://yyzs.ymun.edu.cn/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适用于我校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高职招生工作,由学校招生就业工作处负责解释。
院校查询
专业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