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于2002年5月由湖南省体育运动学校(创办于1958年)和湖南职工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创办于1984年)合并组建而成的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是湖南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体育职业院校,2007年接受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到“优秀”等级,2015年建成湖南省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学院被评为“省直文明校园”“全省平安高校”、“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国家级)培训基地”、“全省中小学体育师资认证培训基地”和“全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培训基地”,被誉为奥运冠军的摇篮和高端体育人才的基地。
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朝气蓬勃、交通便利的长沙市体育新城,东邻武广长沙火车南站,西临万家丽市内快速交通线,南靠长沙市雨花区政府,北邻体育主题公园“沙湾公园”。学院占地面积45.93万平方米(约500亩),院内建筑错落有致、优雅宁静,是长沙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成绩辉煌。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培养了熊倪、龚智超、杨霞、龙清泉、王明娟、田卿、向艳梅、候志慧、谌利军等9名奥运冠军,唐九红等45名世界冠军以及200余名亚洲和全国冠军,在第26—32届奥运会和7—14届全运会上连创辉煌,为湖南竞技体育跻身和巩固全国前列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全运会完成任务先进集体”、“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376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人,教授、副教授与高级教练69人,“双师型”专业专任教师117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教练员)1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人、国内访问学者12人。同时,聘请了60余名来自体育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了一支“人文体育素养高、体育教学技能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专业体系特色鲜明。设有体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系、体育产业与管理系、士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省体校等四系两院一部一校。开设了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育运营与管理、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与康复、民族传统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国际标准舞、健身指导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10个专业,在校学生5500余人(含中职),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按照“优化示范特色专业、改造一般传统专业、增设新兴交叉专业”的建设思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凝炼专业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专门高地,形成了专业领域的五大融合,即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艺融合、体产融合、体军融合,着力打造了竞技体育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体育教育文化、体育产业文化等专业文化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构建实施了“目标环、机制环、培养环、活动环、评价环”环环相扣的现代体育高职教育“五环”模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体格、智格、人格、品格、国格相结合的“五格”人才,形成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共五方共同参与的办学机制,践行“学、研、训、赛、产”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推行求真、求善、求美、求实、求强相结合的育人活动体系,实施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共同考核的评价方式。
实习实训条件一流。拥有40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基地)和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各实训中心、实验室实物设备、教学系统、实训系统等设备精良,功能齐全,设施设备水平均达到国内乃至亚洲一流,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奥体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此外,在长沙、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74个稳定的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遵循“厚德、强能、尚勇、创新”的校训,营造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用人单位四方联动的育人机制;打造了“运动训练与教育”双一流专业群;在全国13个体育类专业中牵头制定了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学院全面实行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书”制度,开展了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近年来,在校学生参与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等级和职业鉴定考试,资格证书取证率在90%以上。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在2019年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六项比赛中荣获五个一等奖,在2019年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四项比赛中荣获三个团体一等奖,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位列第九名,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及省内大学生运动会、单项体育竞赛等重要赛事中也屡获佳绩。
学生就业前景宽广。依托湖南体育职业教育集团,与省内外一批知名体育企业或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及就业协议,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了“梅山武术”现代学徒制项目,先后与湖南体育产业集团、湖南壹比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新引擎)、湖南安踏体育用品公司、江苏直尚电竞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产教深度融合协议;并与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怀化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展专升本合作办学;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搭建了毕业生继续教育平台。多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体育教师、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康复人员、体育经营管理人员等行业企业一线的优秀体育人才,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丰碑载入史册,壮志再展宏图。学院将继续坚持“办有灵魂的学校、育有品格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坚持“根植行业、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战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内涵发展、注重特色发展、注重科学发展”的办学方针,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体育高职院校和具有引领力的现代体育培训中心而努力奋斗。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2022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程序,依法治招,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的全称为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部标代码为12423,地址为长沙市雨花区体院北路469号。
第三条 学校为湖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公办),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上级主管部门是湖南省体育局。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招生办公室组织实施。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学院成立由院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学院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学院招生日常事务,工作职责主要是: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校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编制并报送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组织实施本校录取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等。
第五条 学院纪委、监察室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和检查,调查处理有关招生违纪事件。
第三章 招生条件
第六条 按照国家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及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精神执行。附专业名称:
健身指导与管理
社会体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含定向培养军士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
国际标准舞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
体育保健与康复
体育运营与管理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体能训练。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七条 根据国家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考察,择优录取。
第八条 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线上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但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分数要求高于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分数。
第九条 招生按招生计划数的120% 比例投档。
第十条 原则上按已公布的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当录取过程中出现各专业之间线上生源差距较大的情况时,在总计划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减少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计划,相应增加生源充足的专业招生计划。对生源比较充足的热门专业,根据生源情况,在适当调整增加招生计划的同时,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向省招生办提出最低录取分数线。
第十一条 根据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参考相关科目考试成绩,依照:总成绩=文化成绩+术科成绩。(体育、艺术类考生)
总成绩=文化成绩(普通类考生)
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相应专业。优先录取获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奖励的进档考生。
第五章 其 他
第十二条 学费收费标准为:
健身指导与管理4600元/年,
社会体育4600元/年,
体育教育3500元/年,
运动训练4600元/年,
运动训练(定向培养军士)7850元/年,
民族传统体育4600元/年,
国际标准舞7500元/年,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4600元/年,
体育保健与康复4600元/年,
体育运营与管理4600元/年,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4600元/年
体能训练4600/年。
第十三条 学院专业介绍、奖助学金政策等详细信息见当年招生简章。
第十四条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体院北路469号;邮编:410019;咨询电话:0731-85072855(兼传真)85072701;电子邮件:hntyzy2013zs@163.com;学校网址:http://www.hntyxy.net/。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十六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地理位置优越。坐落于朝气蓬勃、交通便利的长沙市体育新城,东邻武广长沙火车南站,西临万家丽市内快速交通线,南靠长沙市雨花区政府,北邻体育主题公园“沙湾公园”。学院占地面积45.93万平方米(约500亩),院内建筑错落有致、优雅宁静,是长沙市绿化工作先进单位。
竞技体育成绩辉煌。是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培养了熊倪、龚智超、杨霞、龙清泉、王明娟、田卿、向艳梅、候志慧、谌利军等9名奥运冠军,唐九红等45名世界冠军以及200余名亚洲和全国冠军,在第26—32届奥运会和7—14届全运会上连创辉煌,为湖南竞技体育跻身和巩固全国前列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荣获“全运会完成任务先进集体”、“全国体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376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7人,教授、副教授与高级教练69人,“双师型”专业专任教师117人,国家和省级优秀教师(教练员)12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7人、国内访问学者12人。同时,聘请了60余名来自体育行业企业一线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内培外引,建立了一支“人文体育素养高、体育教学技能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专业体系特色鲜明。设有体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系、体育产业与管理系、士官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部、省体校等四系两院一部一校。开设了运动训练、体育教育、体育运营与管理、社会体育、体育保健与康复、民族传统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国际标准舞、健身指导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10个专业,在校学生5500余人(含中职),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2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按照“优化示范特色专业、改造一般传统专业、增设新兴交叉专业”的建设思路,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布局、凝炼专业方向、汇聚学术队伍、构筑专门高地,形成了专业领域的五大融合,即体教融合、体医融合、体艺融合、体产融合、体军融合,着力打造了竞技体育文化、群众体育文化、体育教育文化、体育产业文化等专业文化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先进。构建实施了“目标环、机制环、培养环、活动环、评价环”环环相扣的现代体育高职教育“五环”模式,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体格、智格、人格、品格、国格相结合的“五格”人才,形成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共五方共同参与的办学机制,践行“学、研、训、赛、产”相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推行求真、求善、求美、求实、求强相结合的育人活动体系,实施教师、学生、家长、企业、社会共同考核的评价方式。
实习实训条件一流。拥有40个校内实习实训室(基地)和1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各实训中心、实验室实物设备、教学系统、实训系统等设备精良,功能齐全,设施设备水平均达到国内乃至亚洲一流,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湖南省奥体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是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此外,在长沙、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建立了74个稳定的与专业教学相配套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理实一体、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质量突出。秉承“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宗旨,遵循“厚德、强能、尚勇、创新”的校训,营造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用人单位四方联动的育人机制;打造了“运动训练与教育”双一流专业群;在全国13个体育类专业中牵头制定了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等3个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学院全面实行毕业证和职业技能证“双证书”制度,开展了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近年来,在校学生参与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技术等级和职业鉴定考试,资格证书取证率在90%以上。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在2019年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教师技能大赛六项比赛中荣获五个一等奖,在2019年全国高等体育职业教育学生技能大赛四项比赛中荣获三个团体一等奖,在2020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位列第九名,荣获优秀组织奖,在全国及省内大学生运动会、单项体育竞赛等重要赛事中也屡获佳绩。
学生就业前景宽广。依托湖南体育职业教育集团,与省内外一批知名体育企业或教育机构签订合作办学及就业协议,大力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实施了“梅山武术”现代学徒制项目,先后与湖南体育产业集团、湖南壹比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新引擎)、湖南安踏体育用品公司、江苏直尚电竞科技有限公司等签订了产教深度融合协议;并与湖南农业大学、衡阳师范学院、怀化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展专升本合作办学;与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搭建了毕业生继续教育平台。多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基层体育教师、教练、社会体育指导员、保健康复人员、体育经营管理人员等行业企业一线的优秀体育人才,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丰碑载入史册,壮志再展宏图。学院将继续坚持“办有灵魂的学校、育有品格的学生”的办学目标,坚持“根植行业、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战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注重内涵发展、注重特色发展、注重科学发展”的办学方针,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体育高职院校和具有引领力的现代体育培训中心而努力奋斗。
湖南体育职业学院2022年招生章程
2022年湖南体育职业学院
全日制普通高职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招生工作程序,依法治招,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湖南省教育厅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学校的全称为湖南体育职业学院,部标代码为12423,地址为长沙市雨花区体院北路469号。
第三条 学校为湖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公办),办学层次为高职专科,上级主管部门是湖南省体育局。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四条 学院招生录取工作在院党委统一领导下,由招生办公室组织实施。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学院成立由院长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院招生工作。招生办公室是学院常设机构,负责处理学院招生日常事务,工作职责主要是:执行教育部有关招生工作的规章,以及主管部门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制定并向社会公布本校招生章程;开展招生宣传工作;编制并报送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组织实施本校录取工作,负责协调和处理录取工作中的有关问题;对录取的新生进行复查等。
第五条 学院纪委、监察室对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和检查,调查处理有关招生违纪事件。
第三章 招生条件
第六条 按照国家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及各省级招生委员会的相关文件规定精神执行。附专业名称:
健身指导与管理
社会体育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含定向培养军士方向)
民族传统体育
国际标准舞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
体育保健与康复
体育运营与管理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体能训练。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七条 根据国家教育部当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和有关省级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考察,择优录取。
第八条 优先录取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线上考生,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但非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分数要求高于第一志愿考生的录取分数。
第九条 招生按招生计划数的120% 比例投档。
第十条 原则上按已公布的各专业的招生计划执行录取。当录取过程中出现各专业之间线上生源差距较大的情况时,在总计划不变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数,减少线上生源不足的专业招生计划,相应增加生源充足的专业招生计划。对生源比较充足的热门专业,根据生源情况,在适当调整增加招生计划的同时,由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向省招生办提出最低录取分数线。
第十一条 根据考生填报志愿的顺序,参考相关科目考试成绩,依照:总成绩=文化成绩+术科成绩。(体育、艺术类考生)
总成绩=文化成绩(普通类考生)
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到相应专业。优先录取获得省级(含省级)以上奖励的进档考生。
第五章 其 他
第十二条 学费收费标准为:
健身指导与管理4600元/年,
社会体育4600元/年,
体育教育3500元/年,
运动训练4600元/年,
运动训练(定向培养军士)7850元/年,
民族传统体育4600元/年,
国际标准舞7500元/年,
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4600元/年,
体育保健与康复4600元/年,
体育运营与管理4600元/年,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4600元/年
体能训练4600/年。
第十三条 学院专业介绍、奖助学金政策等详细信息见当年招生简章。
第十四条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体院北路469号;邮编:410019;咨询电话:0731-85072855(兼传真)85072701;电子邮件:hntyzy2013zs@163.com;学校网址:http://www.hntyxy.net/。
附 则
第十五条 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规范和上级有关政策为准。
第十六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湖南体育职业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